信息公开受理

部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

受理时间:工作日上午8:30-11:30,

下午13:30-16:00

地址:杭州下沙高教园东区学林街

80号行政楼二楼

电话:0571-86929811

邮箱:yuanban@zjiet.edu.cn

监督投诉受理

部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审计监察室

受理时间:工作日上午8:30-11:30,

下午13:30-16:00

地址:杭州下沙高教园东区学林街

280号行政楼三楼

电话:0571-86929912

邮箱:jjs@zjiet.edu.cn

友情链接

年度报告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9-2020学年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0-10-30浏览次数:23

(202010)

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9号)、《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教办函〔201423号)要求,现编制2019—2020学年度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全文内容包括信息公开工作概述、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收受到举报的情况、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五个部分。本年度报告中统计数据的时间为201991日至2020831日。

一、信息公开工作概述

2019-2020学年,学校紧紧围绕国家、省优质校和“双高校”建设等中心任务,始终坚持把深化学校信息公开作为落实依法治校、切实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进一步落实责任、完善渠道、优化载体等工作,不断完善我校信息公开工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整合校内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学校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不断完善校内信息资源整合,建立统一信息门户,将传统办公方式与移动办公相结合,不断开发便捷应用,使师生办理事项、获取信息更便捷,渠道更畅通,不断满足各项工作需求,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服务水平。

(二)创新信息公开形式,扩展信息公开渠道。

学校信息公开工作以学校官方网站、信息公开网等为主阵地,同时不断增加扩展新的信息公开形式,在符合保密相关规定情况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沟通媒介QQ群、微信群、钉钉、官方微信、互联网、主流媒体等加大信息公开范围,有力的提高了师生和社会获取信息的时效性、便捷性。

 二、主动公开情况

 (一)学校基本信息

学校通过学院官网、办公系统、学院内网、微信平台等方式公布学校办学规模、学校领导班子简介及分工、学校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学科及专业建设情况、各类在校生情况、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等办学基本情况;学校章程及各项规章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关制度、学校年度工作报告;学术委员会相关制度;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学校及各部门、各单位办公地点、联系电话;校历、一周工作安排,文件发布、会议通知、重要事件和有关即时性动态信息等信息。及时满足师生信息需求,接受广大师生及社会监督。

(二)招生考试信息

学校认真落实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教育厅有关招生工作规定,积极稳妥做好各项招生工作,稳步推进多元化高考招生综合改革,真正把“阳光招生”落到实处,接受社会监督。通过招生信息网和微信公众平台公开我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招生章程、招生简章、选考科目、报考指南、历年录取分数、学校概况、专业介绍、师资队伍、校园生活、录取结果查询、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等内容。学校招生章程上传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审核,高职提前招生、优秀中职免试生的章程均通过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审批并发布。招生录取工作期间,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重点监督”,并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

通过招生简章、宣传海报、主流媒体、招生网站、微信公众号、在线咨询、直播课程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方式,打造线上宣传新矩阵,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融媒体宣传平台。更新改版的招生网点击量增长28万余次;与腾讯合作的网络校园开放日直播点击量达41.8万人次,观众人数达14.8万人;朋友圈推送曝光量达24.4余万次;招生办微信公众号推送原创软文90余篇;通过钉钉、抖音、千聊、腾讯等平台直播讲座15次,“招办主任说”音频5期,57名优秀学生代表“我为专业代言”线上推介,深受考生和家长好评。

(三)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

根据要求,学校及时将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财务、资产管理相关制度、政策法规以及学院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等在学院官方网站和办公系统公布。2020年暑假“财务处微信公众号”运行,使教职工更及时、更省时、更简便的了解财务管理制度及审批流程。年度收支预算情况由财务处形成文字报告提交当年教代会、工会代表大会,供代表们审议。以纸质稿的方式在教代会代表、工会代表范围进行校内公开。同时并入主管部门(浙江省供销合作社)数据中,在浙江省人民政府网公开。严格按照省发改委价格处、财政厅等相关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标准、依据等文件要求,对新增专业收费项目做到“及时申请,及时公开,及时解答”,对各项收费标准及时在学院财务处网站以及部门公示墙上进行收费公示,开学报到时,在学生缴费现场张贴收费公示,向学生及家长公开收费标准,及时对有疑问的学生及家长进行解答回复。

学校资产管理制度,仪器设备、图书、药品等物资设备采购和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标信息通过学校信息公开网、校园内网及浙江政府采购网公开。

(四)人事师资信息

校级领导干部社会兼职严格按照程序办理兼职手续,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意。组织部定期开展兼职情况统计排查,及时更新兼职信息库,并在学校信息门户网站予以公示。为保证公众对“校内中层干部任免”信息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确保“校内中层干部任免”信息的及时公开,中层干部考察公告、任前公示在校园内行政楼、图书馆、教师楼等处张贴,通过学校信息门户网站发布干部任免通知,并通过OA系统进行发文。

学校依托人事招聘系统进行学校招聘工作,使招聘工作系统化、专业化、流程化、透明化,实现各环节的“公开公正”,接受社会监督与咨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坚持“三公开、两公示”原则,岗位聘任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评聘,坚持同行评价、分类评价、综合评价相结合。师资信息公开工作以公告栏通知为主导,结合新媒体手段,进行微信宣传与报道,扩大宣传面,提升宣传效果。开设人事处专题网站,制度公开,信息共享,师资互动,增设教学微课资源库,形成“以老带新”,“互帮互助”的研讨氛围。2019–2020学年,通过学校网站发布招聘信息24条,通过办公系统发文9次,公布公告栏52条,微信宣传1次。通过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招聘信息5条。

涉及教职工利益等重大事项提交交代会通过,2019年教代会通过教职工薪酬、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并收到有效提案16份。工会组织“三育人”“最美教师”评选,通过校内通知、分工会推荐、校工会委员会评议、党委会审定、校内公示等流程确定候选人上报参选。

(五)教学质量信息

学校结合信息来源、保密要求、便利程度等因素,多渠道进行教学质量信息公开。通过学校信息公开网公开全校专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专业设置、当年新增专业、停招专业名单;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主讲专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教授讲授专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数的比例;学院高等专业教育质量年报等。通过学校和部门网站发布教学项目申报、项目立项、考试报名、学生选课等信息。学生免修课程名单、学生缓考名单、学生考试违纪名单、课赛融通学生名单等公示信息均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公布。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信息覆盖面包括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师资队伍、产学合作、社会评价、招生就业等内容。根据工作需要采取多样的信息公开与公布渠道如钉钉、微信、QQ、海报等。

学校每年向社会公开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及时向社会公开《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报告》。开展优质课、示范课评选,学校纪检监察室全过程监督,评选结果学校内网公布、评选过程公开公正。定期召开督导工作例会,及时反馈教学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定期出版《督导简报》,总结提炼教学典型案例,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头作用。利用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反馈系统,进行课堂教学评价阶段性反馈和年终考核反馈。

(六)就业创业信息

 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坚持“岗位推送不断线”、“指导培训不断线”、“重点帮扶不断线”、“接续服务不断线”,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通过学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平台“经贸就业与创业”(jmjyycy)、微信服务号(浙江经贸就创)、QQ群、微信群、“今日校园”APP等方式及时发布就业创业政策、推送招聘岗位信息。向社会公开发布《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开通“停课不停学——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在线课程”6期,设立千人专升本咨询群,开设千聊直播政策宣讲,开展就业指导服务月,“阳光助推”工程等专项活动。与智联招聘联合举办2020届毕业生春季招聘空中双选会,与浙江省教育发展中心、浙江省人才市场、武汉商贸职业学院联合举办浙江省高校2020届毕业生线下校园招聘会,与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联合举办2020杭州市大学生就业见习空中双选会商旅综合专场,吸引45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提供岗位12890个。

学校以创业学院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举办校级“三创”竞赛,先后组织参加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意大赛、浙江省“农信杯”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等,积极发动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和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七)学生管理服务信息

学校重视学生管理制度及办事流程公开。新生入学时发放《学生手册》内含国家、省、学校学生的各项规章制度,学籍管理办法、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申请与管理规定,学生违纪处理办法、学生申诉办法等规章制度,并组织相关制度考试。同时通过学校信息公开网、学生工作网站等方式公开近年来学校制定和发布的有关学生工作各类规范性文件、规章制度。2019年学校上线“今日校园”APP启用网上迎新系统和辅导员工作助手。师生可通过电话、邮件、微信、今日校园APP等方式与学生管理部门进行咨询与互动交流。学校重视听取学生意见建议,坚持评优评奖和助学金发放公示制度;与学生相关的重大决定均召开座谈会或评审会;同时学校通过学生工作会议、各学系总支书记会议或团总支书记会议等方式公开相关信息。201991日——2020831日,主动公开信息有91项,其中通过网络公开75项,通过会议及文件公开16项。

(八)学术科研信息

按照学校信息公开工作要求,科研相关信息以学校信息公开网、科研处网站、科研经费信息公开链接等平台和渠道为依托及时公开,推进学校的学风建设信息公开工作。通过学校网站和科研处网站,发布各类通知、发布科研活动新闻、科研项目申请通知、立项公告、校学术委员会会议纪要、科研管理政策等相关信息,进行部分科研项目立项和年度科研成果奖励的公示。在科研处网站公开上级科研工作法律法规及学校科研管理办法。持续做好科研经费使用信息公开工作。及时更新公开相关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 。2019-2020学年共公开115条学术科研相关信息。

(九)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

学校产教融合、国际交流等内容通过学校官网及学校国际教育交流网站公开。教职工出国、出境人员通过系部选拔、人事处审核、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审核后,在校内公示,经省外办批准后办理相关出国手续,所有环节做到有据可查,程序完备。外事活动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规定,讲纪律讲政治,校纪检部门“全程参与、重点监督”,并向师生公布监督电话。校领导赴外交流信息表均留档备案,学校内网进行名单及回国公示,外网进行交流总结报道,所有环节做到有据可查,程序完备。

建立分享对外交流信息的平台,通过经验交流、对外交流信息的搜集整编和各种形式的活动达到交流普及和交流成果辐射的目的。20199月至20208月,先后派出3个交流团组、1个培训团组赴国境外交流学习,派出5名教师参加教育部、教育厅团组培训、出访,派出2名教师参加国际合作社年会。开展学生境外三个月以上实习、服务中资企业8人,接待国境外院校来访人员10人。通过OA系统发布学校招收来华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报名、录取、注册相关规章制度,启动了留学生招收与培养工作,录取泰国邦纳商学院10名学生来我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交流学习。

三、依申请公开信息情况

2019-2020学年,学校未收到师生和公众的信息公开申请,没有依申请公开的收费和减免情况。

四、对信息公开的评议和举报情况

2019-2020学年,学校未出现因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举报的情况。

五、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2010-2020学年,我校稳步推进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定不足,如信息公开意识需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监督检查需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的渠道应进一步拓宽。下一步工作从以下三点进行改进:一是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提升各单位对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进一步发挥信息服务作用,增强信息公开实效。二是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民主监督和全体师生员工的日常监督作用,做好信息公开的监督检查工作。三是进一步拓宽、创新信息公开渠道,逐步利用新媒体,通过精准推送提升信息的传播效能。